為形成運輸航空、通用航空兩翼發展格局,我國不斷推進通用航空發展。根據民航局最新發布的《通用航空專項資金預算方案》,2017年將對136家通用航空公司進行補貼,金額共計3.26億元。不過,業內人士指出,除了資金支持外,對于遭遇多重阻礙、一直負重前行的通航來說,行業期待更多政策松綁。
在對136家通航公司的補貼中,北大荒通用航空公司獲得的補貼金額最多為3576.88萬元;其次是中信海洋直升機股份有限公司(本部),補貼金額為2748.62萬元。統計顯示,前10家受補貼的通航企業的補貼總額占到了2017年補貼總額的51%??梢灶A測,資金支持對于盈利艱難的通航企業來說具有助推作用。
但另一方面,多位通航業內人士認為,自2015年開始,因整體經濟環境疲弱再加上行業自身頑疾難愈,讓不少投身通航的企業遭遇經營困難,“當初一起做通航的人現在已經有不少因公司倒閉被迫離場,留下來的一些企業也在苦撐?!?br /> 總體來看,當前制約我國通航發展的矛盾主要表現在低空開放較緩慢,空域資源使用仍受限,通用機場、供油等保障設施滯后,法規體系尚待完善,專業人員短缺等方面。此外,雖然我國力推低空旅游發展,但由于未形成規模效應,成本居高難下,致使市場接受程度不高。接下來,要想讓通航快速發展壯大,還需要多領域“清障”。
另悉,在發布通航補貼辦法的同時,民航局還推出了2017年支線航空補貼計劃。以2015年下半年至2016年上半年民航運輸生產統計數據為依據,民航局提出2017年對國航、東航、南航等31家航空公司的支線業務進行補貼,總金額達9.876億元。其中,東航補貼金額最高,達到近1.76億元,緊隨其后的是西藏航空和天津航空。